——《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》正式通过科委评审
根据国家认可委(CNAS)发布的数据,截止到2012年4月底,我国认证机构累计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达到100.5万张,获证组织约40万家,证书数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。同时,我国认证领域不断拓展,目前已广泛开展产品、管理体系和服务认证,食品农产品认证、信息安全认证、节能环保认证等认证服务迅速增长,为提升我国质量水平、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社会诚信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无论是认证机构数量还是颁证数量,我国均居世界前列,我国作为世界上的认证大国地位已经形成,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。
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随着工作的深入和逐步规范,我国认证工作进入了一个更为关键的发展时期,一些潜在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渐显现,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认证有效性问题。一些通过认证的企业和产品出现了质量、安全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,导致了社会各界对认证工作的质疑。认证有效性不高,已经成为影响制约认证事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,亟需开展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,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,对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的认证效果及质量进行量化,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分类监管,提高认证监管资源的利用效率,从而规范认证行为,提高认证的有效性、公信力和影响力,扶优扶强,推动认证行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,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。
为进一步评价北京,建立评价认证有效性的工具和方法,2013年5月29日,中关村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服务中心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与QY球友会官网研究院共同申报的课题项目——《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》正式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评审,获得立项批准。
《认证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》的立项批准,对提高北京获证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、提升北京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、为其他行业建立质量和效益的评价方法、提高社会对认证价值和作用的认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课题对质监系统认证监管模式的创新,将发挥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。质监部门将一改传统的认证监管方式,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,发现认证活动的风险点,便于支持认证行业规避风险、健康发展。